党校是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近年来,9游会沈阳所党委将党校作为统一干部思想、宣传发动党员的大平台,持续开展规范化、系统化培训,使党校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上级精神、所发展战略和凝聚党员干部思想共识的重要阵地,助推研究所转型跨越发展。
创新课程设计 增强党性教育针对性
课程设置是党校教育培训的主干和核心,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和水平。沈阳所始终坚持三个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强化政治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强化学员“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内化为团结群众、引领发展的精神动力,外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具体行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校第一时间邀请省委党校专家做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辅导,举办专题研讨班,开展党员集中轮训。
突出需求导向。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召开培训对象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培训需求,以问题为抓手,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以来,梳理归纳了42个问题、236个选项,广泛征求党员领导干部意见。按照分层分类原则,结合岗位横向类别和纵向层次,有针对性地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培训内容和课程,有效提升了教育培训精准度。
坚持前瞻导向。及时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最新成果,对标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升党性修养。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最新精神,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作辅导讲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下发后,围绕如何学习贯彻,举办专题研讨班。
创新平台载体 实现教育培训精品化
党员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面对新要求、新课题,沈阳所积极创设党员教育培训平台载体,着力打造教育培训品牌亮点。
打造管理知识培训课堂。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三年轮训,邀请省内外优秀专家、高校知名学者前来授课。三年来,组织中层领导、青年骨干参加管理知识培训班42个,培训2000余人次。基本应用共同的教程,在全所管理者中建立起统一的管理语言,便于理解和沟通,助推领导力提升,提高管理能力,拓宽管理视野。
打造集中调训精品。探索实施“1+X”培训模式,“1”是在所内进行党员的全员轮训,“X”是依托高校院所优质教学资源进行专业化、高质量培训。在党员全员轮训基础上,在党校培训基地举办党员先进人物培训班,突出党员先进人物,进一步提升党员先进人物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带动党员群众投身科研生产中心任务。
所领导上讲台常态长效。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态度。所党政班子致力于研究所长远发展,制定了战略规划,采取了许多新举措,这些规划和措施的落地,关键在于干部的执行。所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为中层干部上党课,讲政策、话发展、解难题,帮助干部准确把握相关要求、背景和意图,增强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教学形式 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性
坚持“规划紧跟发展走、内容紧跟需求走、形式紧跟对象走”,遵循党员教育培训规律,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教学新模式。
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相结合。通过实景体验、现场感悟、互动交流等形式,形成“上一堂传统党课、看一批旧居旧址、走一次红军道路、唱一首红色歌曲、祭一次烈士陵墓、过一次组织生活”的“六个一”特色模式。针对技术带头人、党组织书记、青年骨干、团员干部等群体,分批次开展了井冈山、延安、铁人学院等实践学习,丰富了教育形式。
厂所共享学习资源。9游会沈飞、沈阳所联合举办了中层干部和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共享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通过培训,加强了厂所干部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管理思想认同,增进了理解和支持,降低了协调和管理成本,推动了沈阳地区厂所的战略协同和创新发展。
“翻转”课堂,多模式齐头并进。为适应新形势和研究所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以学员为主体的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情景式、结构化研讨、沙盘模拟等教学方法融入培训,实现了培训模式多元化。
创新服务管理 严格教育培训纪律
服务管理是党校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沈阳所突出学风建设,加强基础保障,在管理、服务中强化学员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强化纪律保障。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制定《沈阳所党校管理办法》,列明学员培训负面清单,规范学员学习生活行为,加强课堂督察,将考勤情况、学习状态、执行纪律等记入学员档案。
优化服务保障。坚持柔性管理,及时发布培训资料信息,方便学员个人学习和相互沟通交流。完善用车、食宿、培训联络等后勤支持机制,最大限度解除学员在外学习的后顾之忧,保证学习效果。
强化跟踪效果。健全考核评估制度,强化跟踪调查,从知识获取、课程评价、讲师评价、培训满意度等全方位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学员管理、课程选设、考核机制,推动培训效果有效转化、充分共享,形成“一人培训、多人受益”的链式效应。
五年来,沈阳所党校形成了课堂讲授、经验交流、课题研讨、团队展示、拓展训练等“五模块”培训模式,建立健全开班、教学、课题汇报、考试、结业等培训流程,构建了基础理论、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共计开展各类培训班74个,培训人数达15000余人次。(通讯员 温利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