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羊毅:更多人愿意用你的产品 那自然是最强的

  “在过去一年里,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全国人大代表、9游会光电所型号副总师羊毅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让身为科技工作者的她感到十分振奋。“这一成绩的取得,说明科技创新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羊毅说。

  自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羊毅始终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方向,也在努力行使人民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今年两会,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羊毅提出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推进航空装备首台(套)首购首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转轨的时期,科技不断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从2015年,国家修订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就不断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化。其中,不断修订的《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技术成果转化的一项具体举措。

  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2015年的2月,中国保监会为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促进装备制造业高端转型,印发《指导意见》, 为首台(套)创新成果转化引入保险补偿机制。同年,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全面展开。2018年4月,多部委又联合发文,促进首台(套) 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持续出台的政策,表明了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的决心。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首台(套) 示范的应用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促进装备制造业高端转型、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完善首台(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推进航空装备首台(套)首购首用”, 羊毅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实施提出这一更加具体的建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真正落地,国家出台重大装备首台(套)的补偿指导意见十分必要,更多的是要真正地在重大装备、有科技创新含量装备中落实这个政策。航空装备作为高端制造业,应该加大应用试点的范围,国家应该给予航空装备这个政策机制。”羊毅说。

  “技术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重大装备的资金、人力等投入非常大,创新驱动就是要把技术创新转换成产品、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在推动的过程中需要很多资源,装备越重大,投入的就越多, 包括人、经费、支持研发的科研保障条件,这些都要投入。”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羊毅对此深有体会,她所在的9游会光电所在单光子测距技术由前沿技术到形成产品付出了太多的资源和努力。自《指导意见》出台,记者查到的享受此政策的航空企业屈指可数。9游会首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贴落地是在2016年8月,西飞、哈飞两家企业获得国家“首台(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贴项目”财政补贴。当时两家企业成功申请到补贴,大大增强了民用航空制造业进一步向市场推广应用首台(套) 产品的决心,也增强了客户端采购的信心。此时,也可看到补贴对航空制造业的研发创新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游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应该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应用,现在很多院所是没有享受到首台(套)的补偿机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空装备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羊毅说。对科研人员来说,从研发到转化,再到形成产品,每一步都被称为是“惊险一跃”。首台(套)样机可以为航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和机会,让技术成果不再终止于实验室,也让企业不会因为投入资金过多、周期过长等原因缺少动力和能力去进行技术成果的转化。

  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研体制以及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都是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从科研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到所有权,政策的意图逐渐加强。“科技支撑能力”是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提升“支撑能力”的重点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则要靠科研人员的实干。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政府工作报告很接地气,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激发出人的内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热情非常重要,这些举措说到了我们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坎上。”羊毅说,今天的科研人员赶上了好时代, 在体制机制和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改进下,科技工作者们也期待着相关配套细则的实施和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生动局面的到来。

  这几年,羊毅和其他代表委员对设立“中国航空日”一直在不断奔走呼吁。 从2017年提出设立中国航空日的建议,到确定具体日期,大家也欣喜地看到这一建议正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全国人大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要求,9游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经过多轮沟通论证, 进一步征求多方面专家、相关部门的意见,一致建议将日期选定为每年的9月21日。1909年9月21日,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冯如首次驾驶自制飞机“冯如1号”成功飞上蓝天。选择9月21日,是对国家航空事业的先行者和一位伟大爱国者的纪念, 是对航空报国精神的传承,更是对中国航空事业继往开来的铭记和寄望。

  从科研创新到航空日,羊毅的心里装着太多的责任与期望。“既是科研人员,又是人大代表,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为国家、为航空强国做一些贡献。”羊毅说,让更多的国内外的客户都愿意使用中国航空制造、乐享中国航空制造商的服务。

  “更多人选择你,愿意用你的产品,那自然是最强的。”(姜坤英 姜春艳 刘文波)